近日,由中央电教馆、科大讯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智能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上正式发布了《2020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中央电教馆领导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知名教育信息化专家和200多名参会人员共同见证了蓝皮书的发布。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加速推进教育变革与创新,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未来教育如何发展?本报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博士等信息化领域相关专家就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探讨与分享。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教育”交上合格答卷
问: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最大规模在线教育。教育部启动“停课不停学”,整个教育领域被迫体验“互联网+教育”,居家个性化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这次疫情期间,以信息化有效支撑了近3亿师生的在线教学,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教育”将如何发展?
陈丽:疫情期间组织的在线教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也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在全民终身学习作为生活方式的时代,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互联网+教育”成为了我们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教育”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现在教育问题的途径、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解决教育鸿沟和教育个性化难题的途径,同时给我们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未来,人类社会也正从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支撑的教育体系,变成物理空间、社会管理平台和信息空间支撑的教育体系,这也将为我们破解教育矛盾提供新的可能。
郭绍青:“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在于如何把班级教学、教师教学、在线教学融为一体,形成虚实融合的教学新模式,这个发展方向是一定会走下去的,未来居家学习也将成为常态。在线教学不等同于课堂搬家,不是让教师把功夫放在如何讲得更好上,而是要放在让学生能够“动”起来、思维运转起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根本在于在线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要考虑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设计、组织方式设计、任务分工、学习资源、评价设计六个方面。未来,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条件下的技术资源支持我们的教与学,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吴晓如:在疫情的助推下,“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也将成为常态,线上教学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当学生拥有了个性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了网络在线学习方式,才能终身受益。我们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助力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升级,创新性地推出了“在线教学7步法”——进门测、新授课、互动测、出门测、AI作业、1对N答疑、可视化报告,实现了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自主的完整教学闭环,有效支撑全国范围内21个省份,6500多所学校,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人,保障各校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人工智能怎样助力教学模式变革
问: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实践在中国已经全面萌芽,在线教育推动了教育改革多个方面的实践创新,在当今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您认为人工智能又将如何助力教学模式变革,实现规模化的因材施教?
陈丽:现在正处于教育变革的关键点,如果继续沿用旧理念、旧方法来培养学生,学生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机会就会被剥夺,所以变革是我们顺应时代必须做出的共同抉择。当今阶段需要探索如何构建新的教育体系,这需要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和实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过程监控、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指导。下一阶段应该重点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供给方式变革、组织方式变革及管理模式变革,来满足学习者新时代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灵活、个性化、终身学习的需求,大力推进规模化的因材施教。
郭绍青:工业社会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批量性生产人才,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与班级授课制下“一个模子”铸造人才截然不同。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推动了智能系统和工具的开发与供给,并引发实体学校动态走班制度的建立,实体学校与网络学习空间相融合的动态学习组织发展,将使教师实施规模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但我们要看到因材施教中“材”的特性,“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关注学生的独特化、个性化的同时,也应该思考整个学校、社会形态和学习环境的根本变化,强调学校、教师的独特化、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规模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吴晓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教师的精准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我们在过去两年,跟踪了95所学校、735个班级、3.5万名学生的学习记录,分析发现在应用人工智能自动诊断与智能推送后,学生学习单知识点的练习量下降近50%,课后作业时间下降32%,学习焦虑情绪下降约20%,而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近30%。聚焦教与学的需要,我们利用“智能+”的思维方式,以“智能化教学环境升级”为抓手,构建“云—台—端”整体架构,部署和应用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环境,依托智能化的教学和学习服务平台,提供资源服务、互动服务、多元评价服务、作业服务和教学工具等,实现对全场景学业数据进行采集和精准分析,增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意识,增强课堂互动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落地应用。
智能化时代的教育生态怎么形成
问: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在线教育、智能教育、终身教育、跨文化教育正在形成新的发展趋势,您对未来教育生态发展有哪些新的期待?
陈丽: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教育改革的重要创新力量和推动力,不仅能够使得原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得以改进,服务更大范围、更多的人,还可以让我们探索、生成、传播、培养这个时代的特有的知识,提供前所未有的功能。未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正在跟教育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教育的服务模式、组织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有可能产生新的业态,甚至推动教育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变革,进而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未来教育变革也将在学习资源多样化、建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类数据融通共享、构建新型教育组织、创建新型培养模式、倡导消费驱动的教育服务、教育产业链相关参与方、建立开放协作机制、构建完整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等方面协同推动。
郭绍青: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推动社会转型,从后工业社会向智慧社会转型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知识型、复合型、智慧型的人才,能够体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相融合从事社会工作的劳动者的新需要,这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给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新命题。这就要迅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牵引教育创新变革发展,拉动教育构建智慧社会教育新生态。未来教育将走向人机协同、人机融合的智慧教育的趋势已经达成共识,未来也将呈现智能学习资源聚合服务新生态、教育智力资源服务新生态和泛在与终身学习新生态。
吴晓如:人机结合的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普遍形态,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的出现,可以为我们构建一个教育的超脑,它实际上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在基础教育中,它可以通过支撑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个是课堂,一个是课后的自主学习。通过支撑这两个重点环节来不断得到教与学过程中的数据,反过来这个数据又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迭代教育超脑,来更好地支撑的学习。所以,教育超脑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持续进化的人工智能系统,教育也将借助于信息技术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育服务新形态,让科技服务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2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