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版权信息

更多

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协,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社  长:冷青禾

总  编:李小波

社长助理:李荭

总编助理:周元勇

责任编辑:杨呈祥

周  期:旬刊

美术编辑:杨艳琼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国内刊号:CN 34-1274/G

邮发代号:26-205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Email  : kjwh@kjwhzzs.cn

友情链接

首页-> 最新新闻 -> 教师如何用好教育惩戒权
教师如何用好教育惩戒权
2021/01/14 浏览次数:43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

广大教师期盼已久的教育惩戒权终于来了,困扰教师多年的教育惩戒难题有了依据和具体实施措施,这是好事。有了教育惩戒权,教师面对“问题学生”再也不必束手束脚,可以依规实施惩戒,既不用怕学生和家长闹事,也不用担心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分青红皂白将棍子落在教师头上;同样,有了教育惩戒权,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处理“校闹”,可以不再处处迁就家长,息事宁人,真正做到“只要有理,不闹也赔;若是无理,闹也不赔”。

但教师有了教育惩戒权,并不意味着就能用好教育惩戒权。我认为,教师要敢用、善用和慎用教育惩戒权。

首先,教师要敢用教育惩戒权。由于长期以来教育惩戒和体罚的边界不清,许多正常惩戒学生的手段被当成体罚,致使许多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后被家长告到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得到公正处理,寒了许多教师的心,更使得许多教师为了明哲保身不敢管理学生。虽然现在教师有了教育惩戒权,但一些教师长期形成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存在面对“问题学生”还不敢大胆使用教育惩戒权的问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鼓励教师大胆管理学生,尽快将文件精神落实到位。

其次,教师要善用教育惩戒权。教师在使用教育惩戒权之前,必须吃透教育惩戒权的实施细则,对实施教育惩戒的各种情况了然于胸,哪些情况适用什么惩戒办法,哪些过去管理学生的办法不能使用,都要清楚明白,才能做到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不越规逾矩。

最后,教师要慎用教育惩戒权。惩戒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惩戒主要是对学生起警示作用,让学生知道违反校纪校规会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惩戒,使学生心存畏惧,不敢肆意妄为。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惩戒权也不是管理学生的制胜法宝。教育问题非常复杂,学生并不是简单的一惩就改,还需要采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确引导、爱心感化、耐心等待等多种方法才行。因此,遇到“问题学生”,教师要慎用教育惩戒权,更不能将教育惩戒权作为管理学生的唯一方法。

教育惩戒权使教师管理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提高了教师依法、依规从教的意识,保障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文件精神,敢用、善用和慎用教育惩戒权。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紫阳县毛坝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13日第3版 

 

版权所有:科教文汇杂志社 www.kjwhzzs.cn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14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