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版权信息

更多

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协,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社  长:冷青禾

总  编:李小波

社长助理:李荭

总编助理:周元勇

责任编辑:杨呈祥

周  期:旬刊

美术编辑:杨艳琼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国内刊号:CN 34-1274/G

邮发代号:26-205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Email  : kjwh@kjwhzzs.cn

友情链接

首页-> 最新新闻 ->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一流学科建设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一流学科建设
2021/01/18 浏览次数:40

摘 要: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必然会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促使教育本身发生变革。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梳理当前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指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深耕细作”的具体过程。而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上着力,在“软件”方面,大学应当建设梯队有序、充满活力的学科队伍,建设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的学科制度,建设价值明确、激励导向的学科文化,以此从根本上实现中国一流学科创新发展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一流学科;转型发展;过程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与逻辑

“学科建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一流学科建设,能够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基石、提供基础。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将学术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相结合,与“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相契合。为此,周光礼和武建鑫(2016年)[1]指出,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满足四个基本特征: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和一流的学术声誉。

根据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学者关于一流学科本质和内涵等展开的讨论,我们认为,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测度、比较学科的历史与过去,却远不能用于客观评定学科建设的实质与未来。马陆亭(2017年)[2]强调,科学技术、社会需求、主观认识是影响学科设定基础的重要因素;孟艳和刘志军(2017年)[3]不谋而合,指出一流学科建设含括历史传统(引致主观认识)、学术和社会需求三重逻辑。概言之,不同大学有不同的学术传统与文化,学科建设应当在目标定位明确、清晰的基础上进行。“大学有成,在于深耕细作”,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耕作的具体过程。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等特征主要体现的是学科最终产出,而着力学科建设,必须要从学科队伍、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三个方面,解决学科生产过程的“软件”问题与挑战。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阈下一流学科建设的挑战

1.学科队伍的经费投入过于“粗放”

学科建设的知识产出离不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以科研经费投入为例,201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接近2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19%,超过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2017年,全国共有276所高校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有93所高校超过10亿元。与科研经费投入相比,大学对学科队伍的投入过于“粗放”。这体现在:一是在不计成本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学科队伍高端化的同时,研究团队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松散。二是不遗余力地督促青年教师投入科研,如各个大学纷纷推出“3+3”聘期制教师、新入职教师必须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等,造成青年教师没有精力去提升教学质量,没有余力潜心治学,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负担越来越重。三是不惜一切地对一些科研现象进行宣传报道,如“本科生多少天发表顶尖学术论文、多少岁青年才俊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取得各种类别的人才称号”等,学术浮躁之风越刮越盛。实际上,高端前沿知识的生产需要深厚基础研究的积淀,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复杂且充满失败风险的过程;生产过程需要不同群体的生产者,如科学家、研究人员、实验员、管理辅助人员等的分工协作与配合,不是单一高端人才或高端人才集团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此外,经济科学中有一条重要规则,即单位货币的边际资源相等时,不同资源之间的配置效率最高。按照这一规则,科研经费的投入,绝不是越多越好。

2.学科制度的模式构建趋于“固化”

学科是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伴随知识生产体系从模式1→模式2→模式3的转型变化,学科发展也相应经历着分化、交叉和融合。在知识生产模式1下,知识呈点状线性状态,不同学科领域藉由单一学科逻辑推理便可推动学术发展;但在知识生产模式2下,知识呈非线性交叉状态,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界定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团体协同完成。近年来,知识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维护问题凸显,使得新的知识生产模式3更加关注公民群体利益,强调公民社会对知识生产的广泛参与。为了运用知识,学科亟需博学之人(通才)或超学科研究群体察悉学科空隙,发现并探究那些即将消失在学科与学科边界的知识。博学之人能够在多个领域作出原创性贡献,而在整体性知识爆炸、分裂以及知识专门化发展进程中,这些博学精英已经被科学研究职业化的“科学家”(专才)群体所替代。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成为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与跨学科相比,超学科知识呈多维网状知识群状态,学科界限更加模糊,学科边界的流动性更加强劲。然而,在大学中,学科也是一套体现社会构建的制度安排,学科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制度模式已经固定成型。与大学里的院系实体一样,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相互隔离,甚至与改造旧机构相比,建立新的机构更为容易。此外,受功利主义和职业主义影响,大学更偏向于“短、平、快”性质的知识生产与学习,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浮于较低层面,缺乏对原创性前沿问题的求索与结合。

3.学科文化的内涵构成缺乏“创新”

学科知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对教育者如何促进大学内涵发展问题的回答与行动有着重大影响。现代知识,尤其是知识生产模式1下的知识,被认为是“发现”的知识,这种发现藉由个体对个别现象的感觉经验,归纳、演绎,上升为一般原理的认识,进而形成可靠的学科知识。由此知识生产过程获得的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和确定性的。确定性的知识意味着未来是确定的,是由过去的知识决定的;学习者只要学习、掌握了过去的知识就可以把握未来。然而,学科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变动不居的,其已成状态与发展状态相互胶着,内嵌于学科之中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行为道德规范”,学科文化不再是静态固化的。特别是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以来,学科知识向着跨学科、超学科的方向发展,创新成为现存知识针对新情境的“动态”改造,知识的相对性、条件性、历史性、社会性不断被放大,迈克尔·波兰尼所谓“内隐”形式的、无确定界限的知识[4],越来越成为新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生产过程开始需要确定性的“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相互转化,需要用“建构”知识来代替“发现”知识,用“将来时”知识来代替“过去时”知识,以此实现不同学科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并通过解决知识生产背景中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维护问题,使知识生产回归知识本身的公益属性。要做到这一切,形成一种凝聚学科精神内核、规范学科成员行为、推动学科整合发展的“学科文化”至关重要。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阈下一流学科建设的举措

如前所述,影响一流学科生产过程、决定一流学科生产能力的“软件”问题主要有学科制度、学科队伍和学科文化等。其中,梯队有序、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核心,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与价值明确、激励导向的学科文化则分别从组织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品质两个维度,为大学学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基本保障。

1.建设梯队有序、充满活力的学科队伍

一流的学科队伍是一流的学者队伍。培养一流的学者队伍,大学应当突破思想观念束缚、评价体系约束,选拔具有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顶尖人才,组建人才团队,让团队成员思想交流、观点碰撞;避免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减少频繁考核压力;鼓励学者队伍开展国际合作,帮助学者队伍心无旁骛,专心教学与科研,使之能够用发自内心的学术热情,做出学术突破。一流的学科队伍不只是一流的学者队伍[5]。大学应当建立起包括科学家、研究人员、实验员、管理辅助人员,甚至包括具有科学素养公众在内的多层级协同群体,使学科队伍梯度有序、结构合理,能够在相互配合、合作的过程中,关注、积淀和解决基础研究问题,提高原创性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生产能力。一流的学科队伍需要适度的科研经费来支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教师或者研究人员应当发自内心热爱教育和科研,将之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过多被物质欲望所占据,劳心于科研经费和各类资源等的获取。

2.建设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的学科制度

一流的学科制度有助于挖掘学科潜力,提升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一流的学科制度体系,大学首先应当坚守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制度安排。在学术领导、行政部门等对大学知识生产握有“行政权力”的情况下,大学应当注意学术寡头对知识生产自由的干预,避免科研工作者无心治学,背离追求真知的本职任务。当然,自由与自治并不等于松散、无约束。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应当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点具体情况和学科发展方向等。大学应当建立起一套理念先进、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来聚合学科力量,驱动和管理学科生产过程,促进知识生产活动的创新与繁荣。一流的学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应当站位高远,聚焦学科建设重点和难点,攻坚克难,持续发力,促进学科得以循序渐进、累积性发展。一流的学科制度是奖罚得当和具有容错纠错机制的。科学研究是认识未知世界,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极强的探索性,有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当前,学科制度将学术研究视作一场场竞赛,失败近乎于淘汰,过于注重负向激励的威慑力,缺乏对教学和科研热情的正向点燃。

3.建设价值明确、激励导向的学科文化

除了学科制度,学科文化也能够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学科文化的核心可以被概念化为一种道德秩序,规定了特定学科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规范。相比学科制度,学科文化从看不见的视阈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传承与引领作用。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应当建立起一种学术导向明确、激励求索创新的学科文化,让科研工作者和学生都能够浸润其中,代际相传,形成共同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并自觉按照这一学术文化的价值标准进行行动选择,提升学科素养与功底。面对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大学应当转变知识观念,正视、理解知识的终极意义与人文关怀,致力于“面向未来”建构知识,来实现一流学科教育创新的梦想。(作者:张明 宋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知识生产创新路径及其优化对策:基于知识生成逻辑的研究”(项目编号:JGLX19_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武建鑫.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 中国高教研究,2016 (1): 65-73.

[2]马陆亭. 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62-68.

[3]孟艳,刘志军.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以河南大学学科建设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8): 67-71.

[4]黄荣怀,郑兰琴. 隐性知识论[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2-36.

[5]刘小强,彭颖晖. 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 (6): 19-23.

《北京教育》杂志

 

版权所有:科教文汇杂志社 www.kjwhzzs.cn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14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