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高端访谈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千秋基业。今年两会正在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哪些要求?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这些重要问题,本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进行了专访。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记者:新发展阶段对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新需求,新发展理念对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出了新任务,新发展格局对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和平:“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是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总结,他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的道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都要坚持走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可以说,当前中国教育事业已从“立柱架梁”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二是建设更有效率的教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既是对在线教育的检验,也是发展智慧教育的机遇。要进一步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营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环境,满足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三是建设更加公平的教育。要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注重输入、过程、输出都更加公平的教育,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为他们创造丰富多样的机会,助其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四是建设更可持续的教育。教育体系是一个受多因素制约、多主体参与的复杂系统,其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应该具备完善的教育治理体系和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优化教育投入机制,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将“一个不低于、两个确保”纳入县级财政保障机制监控范围,鼓励社会资源投入教育。
五是更为安全的教育。当前,我国发展进入风险易发多发期。教育安全事关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甚至科技安全、经济安全,必须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仗,坚决确保教育系统阵地稳固、人员稳控、校园稳定。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实现路径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具体来看,应如何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李和平: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
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改革学校评价,“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
改革教师评价,“破”的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改革学生评价,“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
记者:除了教育评价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还有哪些实现路径?
李和平:一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二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配齐建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因地因校制宜,发展素质教育。
三是以改革激发教育事业生机活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四是全面提升教育贡献能力。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求,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前沿科学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布局,造就更多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强关键学科建设,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五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行中小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开展高质量教师培训。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支持
记者:您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教育资源最集中、发展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肩负着为全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率先探路的历史使命。您对长三角教育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李和平:可以给予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要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要素集聚,全面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平台、原始创新平台、一流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一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长三角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全面加强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与学科协同发展,支持地方所属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推动地方高校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加快推进与长三角省市教育资源平台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两会许多代表委员都在关注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从区域协调的角度,您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有哪些建议?
李和平:要以中西部省份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中西部省份义务教育巩固水平,保障学生享有优质教育。加大对中西部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支持力度,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中西部省份学生就学需求。扩大中西部省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分配方面,能够对中西部省份予以倾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9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