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胡莉芳,江西余干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治理和大学课程。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局里的局外人”表述的是女性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一种“边缘化”状态。通过在线观察可以发现,edX课程教师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作开课,其独立开课的主要是文学课程;从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随着职称的升等,女教师的参与越来越少。本文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可以深入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并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关 键 词:MOOC课程 edX 性别隔离
标题注释: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微观治理体系研究”(DIAl6034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8)03-0076-08
不同的社会制度作为各个时期人类文明的产物,相互之间具有一种“共生”关系,科技与教育之间正是这样相互影响。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微观层面的课程与教学质量,而当前大学课程与教学面临MOOC及其相关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与机会,以MOOC为代表的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教师职业内部的结构差异,既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MOOC,也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大学课程文化。
一、已有的研究与问题的提出
1.性别差异与教师性别隔离
性别是一个社
本文发表于
科教文汇会学概念,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差异。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解剖学、生物性因素所导致的自然差异;社会化的观点认为性别差异不是由生物学决定的,而是文化的产物,男人、女人被社会化为不同的角色;社会建构的观点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性别差异来自社会的性别认同。①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浪潮,20世纪初以争取平等的选举权为标志;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主要探讨性别不平等的体制原因,并记录女性文化;第三次浪潮出现在90年代以后,致力于女性文化的理论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性别研究出现了从弱化性别差异到尊重性别差异,从追求形式上、纯粹的平等到需要实质的、结果的平等的理论转向。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家和社会学家玛莎·艾伯森·法曼尖锐地指出,基于人类的依赖性和脆弱性需求,形式上的或者规则上的性别平等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它不适合于家庭领域,当然更不适合解决更大的社会领域下的公正和分配的问题,因此,实践上应该倾向实现结果平等。②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露丝·伊里加蕾则提出,要实现性别平等,不应弱化性别差异,而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女性象征体系,用以再现性别差异中原本被他者化的女性一方。③
职业性别隔离主要用来描述职业领域的性别差异问题,指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因性别差异而被分配、集中到不同的职业类别,担任不同性质的工作,从而产生职业性别隔离现象。④国外的相关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群体被集中于不同的职业或部门,女性多被限定在艺术、人文、语言、教育、公共卫生等有限的领域;⑤在学科/专业领域甚至形成所谓“男性学科(硬学科)”和“女性学科(软学科)”的区分,⑥尤其在一些以“男性为主的学科”,女性因为性别原因而游离于学术核心之外,成为玛格丽特·罗斯特在科学史研究中所提出的“局里的局外人”;⑦于是,女性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与学术核心成员合作研究、一起参加会议、进行研讨和保持友谊等,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该领域获得“合法性”。⑧国内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2009年基于某“985工程”高校的数据分析发现,在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性别隔离,随着教师职称水平的提高,女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明显趋于下降,尤其是正高级职称层次;⑨对68所高校全日制教师的相关研究则发现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现象存在学科差异,隔离程度严重的是工科、理科,程度比较轻的学科是医学与生命科学,女性教师多分布在医学与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而常被隔离于工科和理科领域之外。⑩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男性和女性在职业结构中的分布状态决定了性别分层的基本形态,从而使得职业性别隔离成为导致两性之间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的重要因素;(11)于是有社会学研究者从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出发,通过探讨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指出要解决职业地位获得特别是社会向上流动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在正规教育、职业培训、技术培训等方面向处于相对弱势的女性倾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