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被重新纳入教育方针,再现了“五育并举”的格局。“劳动教育”的提出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从历次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都可以看出我国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然而,每一时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及其意涵都有不同。 一、建国初期的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66年) 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主要关注学生的体力劳动教育。具体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明确要求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从内容构成看是较为全面的,为后来教育方针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二、文革十年劳动教育的“畸变”期(1967—1977年) 这一时期受“左”的思想指导,教育方针被扭曲。其中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教条式地理解贯彻,甚至将教育等同于生产劳动,在教育实践中片面强调“在斗争中长才干,实践中学真知”,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强调“实践第一”,把重视知识学习当成“智育第一”、“业务挂帅”、“读书做官”来批判。将教育要培养的“劳动者”片面看成了体力劳动者。在“文革”开始的1966年,就规定学生每年要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要学军事和参加社会阶级斗争,1966年的学生一律提前毕业,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锻炼、改造,长期地无条件地与工农兵相结合。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随后教育领域正常的招生就中断了。这使得几乎整整一代人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也造成了后来的“人才断层”。 三、对劳动教育的积极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对“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在整个80年代对教育方针进行了积极探索。如1977年,党的十一大报告对劳动教育提出,要贯彻落实毛主席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关于劳动教育的表述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虽没有明确提劳动教育,但本次会议再次明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等对教育地位的提升和教育方针产生了重要影响。1985年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对教育方针没有明确表述。因此,学界关于教育方针的讨论一直持续不断。尽管争论不断,但学者对教育方针表述时大都涵盖了以下几个要素:强调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这些表述对之后教育方针的提出和劳动教育的强调具有重要意义。 四、劳动教育的重大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本文发表于科教文汇
pan>这一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逐步确立,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历次会议中都有表述。1990年,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增加了“社会实践”,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认识的深化,也更加符合时代要求。2010年,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涵表征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重新彰显,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次教育大会充分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将劳动教育重新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是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回归,是对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一根本途径的坚守和发展。加强劳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纠正当下家庭溺爱子女、学校劳务全盘外包、劳动教育不受重视等现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的重点领域。 对劳动教育的重提和强调,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边缘化的窘境。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由于对“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学习、休闲娱乐、惩罚手段,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表征,遮蔽了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强调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需要把握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基本劳动素养、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通过学校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学生成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以劳动为荣的社会公民。 劳动教育不只是劳动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意识养成教育。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突出强调了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社会参与”中的“实践创新素养”中明确提出了“劳动意识”这一基本要点,即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劳动意识的养成,应加强劳动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现代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立足于现实生活,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活性因子”,使学生通过生活学习劳动,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劳动让人人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开拓生活。 劳动教育不妨从家务劳动开始。2015年7月24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一门课程,一种实践活动,在校内表现为一种兴趣小组,在社会泛化为公益劳动,在家里落实为家务劳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让孩子主动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铺床叠被、洗衣炒菜、收拾衣(鞋)柜、清洗被子、家庭大扫除等家务劳动,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体验劳动乐趣中增强生活的自信,而且可以加深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融洽与家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司徒南.劳动教育的定位及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8(9):1.
[1]
(作者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由:
科教文汇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