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版权信息

更多

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协,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社  长:冷青禾

总  编:李小波

社长助理:李荭

总编助理:周元勇

责任编辑:杨呈祥

周  期:旬刊

美术编辑:杨艳琼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国内刊号:CN 34-1274/G

邮发代号:26-205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Email  : kjwh@kjwhzzs.cn

友情链接

首页-> 最新新闻 ->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2019/1/23 14:15:11 浏览次数:48

内容摘要: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极国家将面临不同的挑战,高等教育普及化将在更大范围全面推进,金砖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将深刻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普及化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易梦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厦门 361005

  内容提要: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精英化时代、大众化时代和普及化时代。截至目前,全球共有64个高等教育发达国家、64个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及60个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有35个高等教育大国,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局面已被打破,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力逐渐凸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呈现两极化愈益明显、普及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普及化进程不断加快等特点。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极国家将面临不同的挑战,高等教育普及化将在更大范围全面推进,金砖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将深刻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

  关 键 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国 高等教育普及化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7JJD88009)的研究成果。

  我国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这是符合国际趋势的战略抉择。20世纪后半期是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规模和毛入学率大幅提升。新世纪开始,普及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倡议为全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保证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使人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有获得感的高等教育。因此,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趋势和特点,对于把握和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健康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UNESCO,以下简称UIS)公布的1970-2016年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等数据为基础,①统计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阐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7年开始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和发布,1971年建立信息化统计数据库。[1]UIS是目前世界上提供最全面教育数据资源的机构,参与其每年教育调查的国家

本文发表于科教文汇

和地区超过200个。[2]本文以UIS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有关高等教育早期发展的资料及零星数据,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进行系统考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精英化时代、大众化时代和普及化时代。

  (一)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

  现代高等教育是现代学制最高阶段的教育。17世纪开始,在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及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探索建立现代学制,发展现代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尽管如此,欧洲大学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大学教育的基本形态,现代性特征并不明显,招收的学生类型和数量十分有限,保持了传统的教育功能。有资料表明,德国大学学生数在1601-1681年始终维持在6000人左右,17世纪末学生数量增长到8000人,但随后持续下降,到19世纪初回落到6000人。[3]在柏林大学创办之前,欧洲大学几乎是一个模式。正如卢梭所说,“没有什么法国、德国、西班牙或者英国模式,只有欧洲模式。它们有着同样的品位,同样的感情,同样的道德,它们没有一所学校是从其自身出发形成的一种国家模式。”[4]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专业人士、金融业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兴起,但传统大学依然将这些新兴社会阶层的子弟拒斥门外。为了满足新兴社会阶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适应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期,柏林大学、伦敦大学等现代大学应运而生,开启了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从19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体系,但总体上仍维持着小规模、为上流社会和有产阶层子弟服务的特点。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也只有不到5%的适龄人口能够接受高等教育。[5]

  19世纪中期以后,以德国、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高等教育模式逐渐传播到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等国逐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制度。[6]1862年,美国颁布了《莫里尔法案》,联邦政府提供大笔土地资源支持各州政府建立农业和技术教育的学院,将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从社会富裕阶层扩展到农工阶层,从而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940年,美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50万人,占18~24岁人口的9.1%。[7]即便如此,美国高等教育的大门始终对大多数的少数人种、女性及工人阶级关闭。[8]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也得到体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统计表明,1940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3%,发达国家达到2.9%,发展中国家只有0.6%。[9]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大众化不仅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大幅增加,办学规模超出精英化教育机构的承受能力,而且意味着一系列质性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和社会重建大规模展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参战军人回归社会,社会重建和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美欧各国开始将高等教育扩张作为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策略。据统计,1949年,美国高等教育在学人口达到240万人,约占18~24岁人口数的15%。[10]若以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采用的5个年龄段人口来推算,美国高等教育应该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迈入了大众化阶段。为了能与美国争霸,苏联在战后大力发展尖端科技,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的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规模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统计,1965年,苏联高等教育在学人口达到386万人,是1950年124.7万人的三倍有余,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则达到29.5%,②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阶段的过渡。


本文由: 科教文汇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所有:科教文汇杂志社 www.kjwhzzs.cn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14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