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版权信息

更多

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协,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社  长:冷青禾

总  编:李小波

社长助理:李荭

总编助理:周元勇

责任编辑:杨呈祥

周  期:旬刊

美术编辑:杨艳琼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国内刊号:CN 34-1274/G

邮发代号:26-205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Email  : kjwh@kjwhzzs.cn

友情链接

首页-> 最新新闻 -> 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民心基础
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民心基础
2019/1/24 9:45:11 浏览次数:26

内容摘要:工程科技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智力基础,应该探索将人文交流理念贯彻其中。

关键词:工程教育;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建设

作者简介: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将人文交流理念贯彻到对外交往的各个领域”。工程科技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智力基础,应该探索将人文交流理念贯彻其中。

  一、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一般包含工程科技领域内的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通过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减少或消除不同国家间工程科技思想隔阂,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进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和品牌的认同,最后达成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合法性的支持。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必须长期重视的重大战略命题。

  1.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是开展公共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共外交作为一种通过信息传播、人文交流等方式改变国际公众心目中国家形象定位、获得人心和思想认同的外交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国际公众对一国的好感、对该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以及对其政策的支持,推动民心相通的实现。随着新公共外交时代公共外交传播主体的不断拓展,多元公共外交理论将政府、智库、媒体、企业和普通公众等行为主体都纳入到公共外交中来,共同服务于国家利益。工程科技作为人文交流领域之一,其行动框架离不开公共外交理论的指导,是有效开展公共外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是实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顶层设计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基础设施薄弱,它们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意愿相对较强,但如何进行有效协调,仍存在困难。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差别的存在,协调一致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科技人文交流则能够通过推广中国工程科技文化和标准,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和支持,进而保障“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顺利开展。

  3.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是企业海外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基建企业“走出去”,承接工程项目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这一过程并非“己所欲”,便可简单“施于人”。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使得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存有忧虑;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任领军角色的多为国有企业,让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有一定的国家意志,易造成沿线国家的疑虑。在此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工程科技能力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如何消除沿线国家对中国工程科技企业的疑虑,促进民心相通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工程科技人文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成败。

  二、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渠道与形式

  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四大主体的作用渠道各异,参与形式各有特点。

  1.政府渠道:中国国家形象/工程科技产品的支撑与宣传活动

  从政府层面,“一带一路”不仅天然地与经济主管部委和外交工作部门两类部委相关,宣传部门的加入也已成必然,包括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各级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以及附属于其他部门的宣传科室、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宣传部门在人文交流方面对中国国家形象/工程科技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中国工程科技价值观。具体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产品博览会、国家形象宣传、企业/产品的大型营销推广活动、中国工程标准的翻译推广等。当然,也离不开科技和教育部门对工程科技的支撑计划和项目,如科技部发布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2.高校渠道:以工程科技为特色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本文发表于科教文汇

rong>

  教育交流是传统的人文交流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也需要教育交流的助力。工程科技企业“走出去”需要大量的语言人才和熟悉国际商业规则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参与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方面,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国内人才,还能够以培养留学生的方式输送“知华,友华,爱华”的当地人才,具体的形式包括:工程教育援外、来华留学生工程科技领域学历教育和培训等。除了人才培养以外,工程科技理论的发展和工程科技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为此,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在学术会议、联合研究中心以及中外师生交流等形式中,不断加强中国工程科技内部实力建设,宣传和推广中国工程科技的最新发展。

  3.企业渠道:基于自身工程科技能力实施的社会责任行为

  “一带一路”构想首先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对外合作与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企业“走出去”,承担起继续建设丝绸之路的重任。工程科技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程科技企业所实施的项目,更多的需要改造自然,尤其是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工程等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要让外国政府、社区及人民相信我们的工程标准,相信我们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就需要与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这一交流的过程,不是价值观的强加,而应该是在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促进民心相通。企业基于自身工程科技能力实施的社会责任行为,是企业参与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它包括企业在目的国开展的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

  4.社会组织渠道:在工程科技领域开展企业、政府等多主体间的沟通工作

  社会组织拥有超越国家、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的理念和使命,能够在国际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中展现出不同于“官方交往”的独特效果。以华人商会、侨联以及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是“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当企业需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谈判时,商会和行会可以平衡谈判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推进中外合作互利互惠。同时,他们还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贸易公共咨询、国内外市场调研信息、产业谈判相关技术支持等,是不同利益主体间最重要的中介。

  三、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发展路径

  如何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发挥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作用,帮助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以下几点发展路径可供参考借鉴:

  1.完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目前,从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情况来看,缺乏顶层设计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共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战略性认识不清,组织保障不力,项目管理不力,有效运作平台缺乏,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缺少与相关国际组织的统一接口等。因此,要想进一步发挥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作用,必须发挥政府在各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以期形成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广泛参与的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生态体系。

  2.实施支撑计划,重点支持。我国各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自身筹款,因此限制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良性运转有赖于丰厚的资金支持,而目前除了高校可以通过教育交流和培训的名义获取政府支持外,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获得并没有稳定的政府支持。鉴于此,我国政府要实施“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支撑计划,重点支持各主体广泛参与到“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中来。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相关活动开展;第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捐献资助专门用于工程科技人文交流活动;第三,设立竞争性项目和稳定性经费相协调的支持机制。

  3.积极打造多元化交流合作平台。合作平台是“一带一路”工程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基础,多元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可以促进各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交流机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国家领导人级别的“一带一路”工程科技峰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机制中居于核心环节和顶层位置;其次,建立政府部长级会议以及各种专业论坛,包括科技部长会议、企业论坛、大学论坛、工程院论坛等,主要为高级别峰会提供决策支持;最后,广泛开展企业展会、项目推介会、校企对接会等个性化民间交流合作平台,满足各类主题的人文交流需求。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本文由: 科教文汇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所有:科教文汇杂志社 www.kjwhzzs.cn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14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