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版权信息

更多

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协,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社  长:冷青禾

总  编:李小波

社长助理:李荭

总编助理:周元勇

责任编辑:杨呈祥

周  期:旬刊

美术编辑:杨艳琼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国内刊号:CN 34-1274/G

邮发代号:26-205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Email  : kjwh@kjwhzzs.cn

友情链接

首页-> 最新新闻 -> 许亚锋等:慕课促进教育公平:事实还是假象?
许亚锋等:慕课促进教育公平:事实还是假象?
2019/1/24 14:55:11 浏览次数:24

内容摘要:利用慕课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还需要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努力,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在利用慕课开展教学时,应该加大对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人群的监管和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慕课在终身学习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创设条件为那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人群提供慕课学习机会。

关键词:慕课;教育公平;教育差距;弱势群体;在线学习表现;课程认证

作者简介:

  原题:慕课促进教育公平:事实还是假象?

  作者简介:许亚锋,博士,副教授,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叶新东,博士,副教授,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浙江 温州 325035

  内容提要:慕课的开放性和大规模优势,使其在诞生之初就被人们赋予促进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期望。人们相信随着规模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慕课将服务于更多的人,从而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基于HarvardX-MITx 2013年度13门慕课课程数据集的探索性分析发现,慕课虽然通过开放性和大规模的优势使弱势群体获得了更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但是却更多地使那些优势群体获益,包括高学历人群、发达国家中年龄偏大的人群,以及英语非母语国家中语言能力好的人群。这表明,“第二道数字鸿沟”在慕课中同样存在,即使社会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技术接入方面不存在差异,但优势群体依然会凭借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源在慕课学习表现方面占得先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慕课不仅没有缩小教育差距,反而更可能扩大教育差距。利用慕课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还需要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努力,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在利用慕课开展教学时,应该加大对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人群的监管和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慕课在终身学习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创设条件为那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人群提供慕课学习机会。

  关 键 词:慕课 教育公平 教育差距 弱势群体 在线学习表现 课程认证

  标题注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2017年度立项课题“在线教育影响西藏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2017YB15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网络课程实施中的教育公平研究”(17JK1184);西藏民族大学重点教改课题“教育公平视角下网络公选课的改进策略”(201627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8)03-0083-11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8.03.010

  一、问题提出

  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持续重点关注。社会优势群体为了保持并延续自己的优势地位,通过文化再生产、资源转化、政策干预等方式来实现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李煜,2006)。而各国政府部门则试图在传统教育框架下利用教育扩张、教育管制、补偿弱势群体等举措缩小教育不平等,进而促进教育公平。尽管上述举措对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条件,提升教育机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众多研究表明他们与社会优势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在某些情形下甚至有拉大的趋势。例如,刘大立与李锋亮(2013)研究了政府对公办高中收费的教育管制与教育机会之间的关系,发现教育管制之后的教育不平等情况更加严重了,说明教育管制拉大了不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而教育扩张与教育不平等之间虽然通常呈倒U型关系(Ram,1990;林志伟,2006),即随着教育的扩张,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间的教育不平等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这种关系却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稳定。也就是说,教育扩张最终既有可能导致教育不平等的缩小,也有可能导致教育不平等的恶化(孙百才,2

本文发表于科教文汇

005)。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基础薄弱导致教育财政支出比例和额度有限,在传统办学体系下利用政府调控手段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面临着更大挑战。

  慕课以开放性为显著特征,它的出现被视为缩小教育不平等、促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公平的一种新可能。然而近来关于慕课中人群分布的研究却发现,慕课的参与者多是那些社会优势人群,如高学历者、男性、有工作的专业人员等(Stich et al.,2016)。毫无疑问,该结果为慕课促进教育公平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由于使用的低成本和开放性,慕课本身在缩小教育不平等、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蕴藏着巨大潜能。如何更好地理解慕课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对于充分发挥慕课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于慕课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关注焦点仍然是慕课中学习者的分布情况,很少有研究从国别的角度来探讨慕课参与者情况,而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慕课在促进不同国家的教育公平方面有很大帮助。另外,不同人群在慕课中的学习表现情况和课程认证情况如何也缺乏足够探讨,而这同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慕课与教育公平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本文以HarvardX-MITx公开的edX平台上的5门HavardX课程和8门MITx课程相关信息为数据来源①,关注慕课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具体包括四个研究问题:

  问题一: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慕课参与者的分布(学历分布、年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二: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慕课参与者的在线学习表现有何关系?

  问题三:慕课参与者的学历和在线学习表现有何关系?

  问题四:英语母语国家状态和在线学习表现有何关系?

  二、文献综述

  1.慕课学习者特征研究

  慕课是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无论是在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Pappano,2012;Liyanagunawardena et al.,2015),还是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Balaji,2013;Zhang et al.,2015)都是如此。由于慕课是免费、开放的,并且慕课课程的提供者大多是声名显赫的教育机构,因此它有很大的潜力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不平等和教育差距。但是,关于慕课参与者分布情况的调查却发现,慕课学习者大多是高学历、有工作、社会经济程度高的人群(Christensen et al.,2013;Laurillard,2014;Dillahunt et al.,2014;Hansen & Reich,2015)。例如,Hansen和Reich(2015)对2012-2014年edX上哈佛大学和MIT提供的68门慕课的参与者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经济资源越好的学生,越可能参加慕课学习。Chen等人(2015)针对Coursera提供的32门课程参与者的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有高等教育学位,58%的受访者有工作。类似地,Ho等人(2014)对HarvardX和MITx在线课程参与者的分析同样显示,更多的男性、有学位者、26~35岁专业人士在使用慕课。最近的一项面向美国慕课学习者的大规模调研结果也表明,美国弱势群体在慕课学习者中的比例偏少,那些较难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人群也更可能不参加慕课的学习(Stich et al.,2016)。尽管已有研究使慕课参与者的分布情况愈发清晰,但是关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慕课参与者分布情况有何差异还有待更多深入研究(Jiang et al.,2016)。

  Emanuel(2013)执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对参加Coursera 32门课程的34779名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83%的学习者已经拥有了两年或四年的大学学位,44.2%的人已经有了学士以上学位。慕课参与者的大学教育比例远高于学习者所在国家的总体大学教育比例,并且美国和其他OECD国家的比例差距要小于金砖国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差距。特别是在金砖国家,几乎80%的学习者都来自最富裕和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另一项研究则关注了慕课参与者的性别差异问题。通过对2012-2013学年edX平台上MITx和HavardX提供的13门STEM课程的参与者进行分析,Jiang等(2016)发现尽管女性参加慕课的可能性比男性要小,但是她们完成慕课的可能性要更大,并且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欠发达国家中慕课参与者间的性别差异要更小。虽然这两项研究为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慕课参与者的学历分布和性别分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慕课学习者特征之间的关系还知之甚少,尤其是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本国慕课参与者的学历分布和年龄分布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继续研究。


本文由: 科教文汇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所有:科教文汇杂志社 www.kjwhzzs.cn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14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