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幼有所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里的“幼有所育”,即指让所有0—6岁孩子都得到更好的养育、教育。然而在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达79.6%的今天,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在一段时期里降低了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但如今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的托育难题急剧显现出来。“带娃难”已经是家长嘴里的常客。补齐托育短板,正视家长的现实需求,为家长提供称心的托育服务,才是破解托育难题的密码,唯有如此才能使托育服务驶入“快车道”。
婴幼儿照顾资源不足,急需“公”姓托育助力
通过对431位城市婴幼儿家庭的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发现,有50.2%的0—1岁婴儿家庭需要托育服务,且这一比例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到幼儿2—3岁时,需要托育服务的家庭占比高达81.9%。然而0—3岁婴幼儿在各类托幼机构的实际入园率仅为4%,期望入托数量与实际入托数量相差较大,托育服务供需缺口严重。
在托育服务的选择上,家长普遍倾向于公办的托育服务,一方面,家长对托育服务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如活动设施、环境卫生、教师素质、收费标准、性价比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更愿意选择政府主导或政府支持的公共托育服务;另一方面,制度健全、监管力度较大也是家长倾向公办托育服务的一大原因。
因此,若想从根本上缓解婴幼儿照顾资源不足的现状,为家长提供放心的托育服务,急需政府助力,不让公办托育成为家庭的奢望。
下药要“对症”,托育模
本文发表于
科教文汇式也应因“龄”制宜
通过对城市婴幼儿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孩子的年龄不同,家长需要的托育服务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孩子0—1岁时,家长需要的托育大多以保育为主,希望孩子能得到与在家时同等条件的照顾,家庭式托育此时是家长的不二选择。家庭式托育更贴近孩子熟悉的家庭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离开家的焦虑感;且婴幼儿人数较少,托育人员更易掌握孩子的特质和性格,从而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互动,有利于其发展安全感。同时,家庭式托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远离流行病传染源,避免孩子在人数众多的托育机构内交叉感染疾病。
到了孩子2—3岁时,家长明显更倾向于机构式托育。此时家长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保育,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社会能力,机构内的孩子个性不同,集体生活可以锻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都是家庭式托育所不能满足的。
由此可见,对于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考虑家长的托育需求也要因“龄”而异,提供不同模式的托育服务来满足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托育质量参差不齐,优化品质仍需多管齐下
托育品质作为衡量托育服务质量好坏的标准,一直以来备受家长的关注。他们对于托育品质的需求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尤其关注环境设备、师资质量、保教活动。
例如,在师资质量方面,目前各地托育人员缺乏统一的上岗考核标准,多数人员属于先入职后培训,因此专业性普遍较低;在环境设备方面,仅有个别城市率先出台了3岁以下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规定了举办场所、建筑设计、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规范;在保教活动方面,教师全凭经验做事的情况也不少见。目前,我国托育服务市场管理标准尚不能覆盖全国各地区,导致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要想优化托育服务质量需要多管齐下,从标准制定到过程监管,从质量提升到服务模式确定,都需要在制度的规范下科学运行,才能保障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可见,若想补齐托育短板,除了扩大市场供给、发展公共托育以外,还要发展多元化的托育模式,从优化品质入手提高托育质量。只有这样,中国式托育才能冲出起点,跑出加速度。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