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躲在房间里反锁门玩手机,真是快要气死了!”“手机成了恶魔,使孩子丧失斗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几乎不跟我们说话,怎么办?”……每逢讨论家庭教育,总有家长提出类似的问题,近期甚至有某大学教授建议“国家应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看来对孩子用手机玩网络游戏,成年人仍然普遍存在认知有误、监管无法、反向用力的误区,和手机“抢”孩子时难免总是输,亟待正本固元。
认知有误。很少有家长提到孩子玩网络游戏不皱眉头的,与“超过九成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业余时间更愉快,近七成认为网络游戏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的调查结果形成强烈反差。家长对网络游戏的负面感受,根源之一在于对儿童的游戏权缺乏认知。
中国儿童中心几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家长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尽管我国早在1990年就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但公众对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的知晓率仍旧很低。很多高度关注甚至只关注学习成绩的中小学生家长,可能没有想过“儿童享有休闲、娱乐和玩耍的权利”,不知道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童年的一种很重要、很有价值的活动。
这一代中小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手机和网络对他们而言,关乎娱乐,关乎学习,关乎群体归属感,甚至关乎生存方式。父母如果还抱着网络游戏必然令孩子玩物丧志的陈见,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认识网络游戏的正面价值,后面的监管和引导已然先输一着了。
监管无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本次调查显示,“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的主要管理措施以限制、监督为主,而且重点是限制时间和花费。能告诉孩子网络游戏信息、一起与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比例仅有一成多”。而种种限于外在的限制、监督之前,大多数家长给出电子产品时往往没有落实最重要的“立约”和“赋权”环节。
立约,就是第一次给孩子手机时跟孩子约定手机的所有权是父母的、孩子只有使用权,以后一旦使用不当,父母有权收回。有了这条约定,孩子在被限制、监督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不舒服。有的父母一时兴起或者从小就用手机当电子保姆,任由孩子沉浸其中,等孩子成绩不佳或者面
本文发表于
科教文汇临考试时就开始限制甚至没收。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大根肉骨头扔给狗狗,人家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你突然想拿走,招致的反抗可想而知。
赋权,就是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商量有关手机使用的家庭公约(尤其要在12岁之前),在玩的内容、时间和费用上听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制订违约受罚条款,共同讨论出一个亲子双方都可以执行的规则。以后遇到分歧时,不用强迫孩子服从大人,而是大家都服从规则。
另一方面,调查还显示,尽管“父母对孩子的规定、监督、限制远远高于对孩子的支持,但学习好的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方面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这不就是孩子们最讨厌的“双标狗”吗?对人不对事,玩游戏本来是所有孩子的权利,变成了某些孩子的福利,让成绩不好的孩子玩的时候也不理直气壮,一旦逮到机会玩自然不愿放手。
反向用力。孩子被手机游戏捆绑当然令人苦恼,偷用父母账户、巨款打赏女主播等新闻更是让人揪心,于是家长们想方设法把孩子从手机游戏中“拉”出来,却少有成效,因为用一己之力和一个行业“抢”孩子的注意力,家长注定会输。正确的用力方向应该是“挤”——用运动、阅读、家务等丰富、真实、有趣的生活内容把虚拟的游戏空间从孩子的生活中“挤”出去。
哪些孩子容易沉迷手机游戏?调查显示是忽视型、专制型教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越冷漠、控制越严,越易导致孩子沉迷网络。现实生活中,不容易沉迷游戏的,是那些除了手机带来的快乐还能在学习、运动、阅读、交友、才艺等活动中找到快乐的孩子,是把玩游戏当作愉悦感“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孩子。
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还因为其中有整个游戏行业针对人性设计的快乐体验、冒险体验、恐惧体验、审美体验成就体验,能满足孩子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价值需求。如果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就有这些体验,也就不那么容易陷入游戏的“陷阱”。
正本固元。孩子身心健康之本,是父母相敬相爱、情绪氛围平和、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全面发展之元,是天性被接纳、权利被尊重、需求被看见、努力被鼓励,行为被约束。家庭教育要正本固元,巩固根本,培养元神,家庭这个生命体才能健而有力,家庭功能才能健全平稳。就像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的,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总之,智能手机不是万恶之源,网络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家长要教孩子对手机游戏拿得起放得下,最难的不是定规则而是以身作则。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教育,孩子是24小时不关机、360度无死角的“雷达”,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跟手机“抢”孩子,请从孩子婴儿时期就不让他吸“电子二手烟”开始,从陪伴孩子阅读、运动、畅游自然开始,从不因孩子的成绩对游戏“污名化”开始……当孩子玩手机游戏时既有强劲的油门(动力),又有灵敏的刹车(自控力)时,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