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版权信息

更多

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协,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社  长:冷青禾

总  编:李小波

社长助理:李荭

总编助理:周元勇

责任编辑:杨呈祥

周  期:旬刊

美术编辑:杨艳琼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国内刊号:CN 34-1274/G

邮发代号:26-205

地  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Email  : kjwh@kjwhzzs.cn

友情链接

首页-> 最新新闻 -> 劳动教育一本万利
劳动教育一本万利
2019/3/14 9:57:41 浏览次数:39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劳动的育人价值及功能被家长忽视,是非常遗憾的。

关键词: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劳动素养

作者简介:

  长期以来,劳动的育人价值及功能被家长忽视,是非常遗憾的。

  曾有行家言:一个人的劳动素养在成长和生活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像一个人的书卷气无法掩饰,一个人的劳动素养甚至可一目了然。

  过去在农村订亲,婆家人首先要托人偷偷观察女孩的家务活做得怎么样,而娘家人也会托人观察小伙子干农活怎么样,手脚是不是利落,眼里是不是有活儿。通过这些来考察一个人是不是勤快,是不是聪明,是不是孝敬老人,是什么性格。懒汉找不到媳妇,笨姑娘也嫁不了好人家。这说明,我们一直有重视劳动素养的传统。

  当然,劳动在今天已经有新的内涵。通过劳动来发育大脑,恐怕是当今家长最乐意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最多诉求。其实,劳动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发育大脑,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能够养活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和他人,都是通过劳动素养的培育达成的。

  几乎所有的劳动都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完成任何一项劳动都需要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像做饭,看似简单,其实由无数细节构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厨具如何摆放,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菜过程中一系列的细节如何把握,都是对一个人劳动素养的培养。劳动过程中,孩子们要面对大量的细节,在细微之处的拿捏,在整体过程的设计规划等,都为孩子们养成系统和条理的思维方式、严谨的做事风格,积累了体验和成长营养。

  家庭中强调孩子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还有更加具体的意义,至少可以避免孩子做“寄生虫”的可悲境遇。

  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我国并不被广泛重视,尤其是课业负担较重的背景下,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只做作业看书就行了,不要为别的事耽误时间,干家务活是家长的事儿。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将会为孩子的成长,甚至长大后进入婚姻的家庭关系带来深层的隐患。

  孩子从小不干家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依靠家人,难以作为一位平等的家庭成员深度融入家庭,逐渐形成自我中心的习惯,成人后难有照顾他人的情怀和能力,

本文发表于科教文汇

融入社会、建立自己的家庭也面临风险。家长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是,无论孩子将来干什么,什么地位,做多大贡献,总要从养活自己、自己照顾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开始。

  “劳动创造了人”,从教育角度看,这是一句真理,只有积极参与劳动,有比较高的劳动素质,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孩子参与劳动,就是在接触外部世界,就是在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在动手改造这个世界。劳动又是人对自我的开发,在劳动中人发现自己的潜质,获取信心,感知创造的乐趣,从而改良、收获美好的人生。

  随着社会的变迁,科技日渐发达,劳动正在发生变化,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把自己想到的付诸行动,这是时代要求的一种优秀品质,一种健康精神。大多数劳动要求人与人的团结协作,甚至要求高品质的人际配合,需要协作精神和能力,这也是劳动素养所涵盖的,这是个体深度融入现代群体的基本素养,是人的社会化必经之路。

  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对家长是个不小的命题。家长可能会遭遇孩子不配合、有始无终、效果没有保证等可能。这里给家长几个建议:

  家长要给予孩子劳动必要的尊重。孩子参与劳动,可能不熟练,甚至带来很多麻烦,但家长要明白,这是孩子在成长,应给予鼓励,应付出耐心。

  家长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化,“今天你洗碗”,把活儿一推,就不管了。这样无意中就把劳动解释为负担,会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切忌急功近利,教育的一大敌人就是急功近利。要精心设计孩子参与劳动的层次,递进展开。一开始太复杂,孩子没有办法完成,就会索性一推了之。要精心设计你的激励办法,让孩子有成就感;多注意孩子劳动的细节,在细节上及时肯定。当然,如果孩子在整个过程规划上有创新,就更值得明确表扬。

  家长要有物质准备,这在国外很普遍。例如给孩子配备工作间和工具,让孩子根据兴趣自主劳动。劳动的主动性,比被动完成家长安排的工作更重要。

  多设计一些集体劳动项目,最好大家一起动手,群体劳动教育效果更好。尤其不要大人在打牌、聊天,让孩子一人做家务。要认识到,一起劳动是难得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一起劳动,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状态,容易打开心扉,平日的一些疙疙瘩瘩也许就因此解开了。

  总之,优质的劳动教育可谓一本万利,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整体规划,次第展开。可以想象,长期接受劳动教育的孩子,长大才会成人,家长将会得到一个勤快、孝顺、独立、自信的好孩子。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


本文由: 科教文汇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所有:科教文汇杂志社 www.kjwhzzs.cn

投稿邮箱: kjwh@kjwhzzs.cn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E,4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147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