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王家源 焦以璇)“从江苏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实践来看,一些培训机构不断变换身份,规避监管,例如部分不合规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经集中整治后‘变身’为‘托管服务’‘小饭桌’等,与治理部门打擦边球。”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
本文发表于
科教文汇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建议,中央应出台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指导地方因地制宜解决困难。
朱晓进建议,要针对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指导性意见要具体,意见中可借鉴一些地区的举措。应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申请举办、审批登记、变更等全流程管理)和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提出要求,并鼓励各省份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流程和方案,特别是针对地方上的突出困难,提出较为合理公允稳妥的解决办法。
朱晓进还建议,健全机构信息,推进建立长效机制。应借助教育部开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完成信息登录。完善备案审核公示制度,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的退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包括辖区内各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具体信息,要做好备案审核工作,并予以公示。落实监督执纪部门,公示举报电话,未通过备案审核的班次不得招生培训。将集中整治结果在政府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公布。对违法违规的予以严肃查处,并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朱晓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