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化,《易经》有“人文化成”之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具有囊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意识形态属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也是因为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文化在这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高校要通过文化建设,教会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创新理论武装
华中农业大学发展到今天,办学的关注点、着力点,落到文化建设上。学校要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哪所一流大学不靠一流文化来支撑。一流大学的内涵和特征,本身就包含着一流文化。一流大学无不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把大学文化提升到新高度,使之与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相匹配,并更好发挥育人功能,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文化现状、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及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能适应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要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文化育人功能还有待强化,从文化自省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部署。比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这些重要讲话对于全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这些创新理论的武装,我们才能提高文化建设的政治站位,才能搞好大学的文化建设。
坚守突出“品”字
品,反映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包含育人品性、学术品貌和文化品位,我们要把“品”字贯穿于一切工作中。
所谓育人品性,是说学校一切工作,都具有育人的性质和特征。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实质上讲的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什么样的品,出什么样的质,育什么样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于大学生而言,“拔节孕穗期”的文化化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学术品貌,是指大学文化一定要具有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形态和风貌,要有“学术相”“书卷气”,不能像超市和秀场,只靠人气和炫酷的视觉听觉来吸引人。学校老教师刘后利先生有一次讲话的主题是“与植物为友”,他认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可以对话与交流的。大学校园与街头绿地、公园有何不同?在于大学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浸染了书香,散发着知识的芬芳。
所谓文化品位,是说大学文化要有较高的格调、品质,卓尔不群,气度非凡,让人心生敬意,高山仰止。我们应当追求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不能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在文化乃至一切工作中,突出一个“品”字,实际上是强调质量意识,是坚持办学的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就能有“品”,就能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粗制滥造、得过且过,无论是印一张海报,还是做一个PPT,抑或完成一项工作,都必无良品。
本文发表于
科教文汇推进“四个转变”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四个转变”应是重点。
由数量型向品质型转变。校园的文化活动,从几十年前的相对贫乏到现在的相对繁荣,主要是活动的数量型增长,但量的增长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结构性矛盾。过多的活动,如果品质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流于形式,必须把文化活动的重心从追求数量的多,转向追求品质的高。要下决心减掉那些低效的、无新意的活动,也可以重新整合、提炼,形成新品。文化的载体不能只有活动,真正的内涵式发展是做内功。文化建设要乐于做看不见或者不容易看见、不容易在手机上刷屏的工作。比如指导学生自主策划和开展文化活动,这样的幕后工作关乎我们文化建设培养人的初心,十分重要。
由展示型向参与型转变。过去的文化活动,是以展示为主的,从服装展示、知识竞赛到才艺表演,各种风采展示活动层出不穷。现在,受众群体的需求和素质发生变化,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当观众,更不满足于当一个被组织的观众。骨干分子供给文化的模式面临解构,需求侧和供给侧打通是一个趋势。从文化受益面来说,应大力推动文化由展示型转向参与型。强调参与并不是追求万人空巷、人气爆棚,重在参与面的广度而不是参加者的人数。可以组织更多小成本、小场地、小众参与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互动交流的活动,达到启思、益智、怡情的效果。让更多师生参与,享受创造的乐趣,不必刻意追求场面的“高大上”和豪华的视觉感。只要加强对参与者的指导,就会提高活动质量,使参与者从中受益。
由娱乐型向涵育型转变。长期以来,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比较突出的娱乐特点,但我们建设校园文化,目的不是满足学生的娱乐需求,而是通过文化活动塑造心灵,升华灵魂,使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健康。因此要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由娱乐型向人格涵育型转变,引导师生抵制低俗娱乐,超越肤浅娱乐。美育也好,文化实践也好,最显著特点是潜移默化,而不是生硬说教。要坚持文化活动的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同时要避免在文化活动中“贴标签”,把思政教育简单化。在文化活动中,必须坚决杜绝“低级红”和“高级黑”。不要狭隘理解贴近学生,更不能去迎合学生。我们允许校园文化的多样性生态中有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存在,但不应让它成为主流。我们校园文化的主流应该是经典文化、高雅文化,让大学生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中体会到真善美带来的磅礴力量。
由品牌型向常态型转变。过去强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是有特定背景的。在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物质条件、推广条件都很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做有影响力的、引导性的文化活动,再通过写总结、造声势、提概念,形成所谓“品牌”,以此带动文化活动的开展。但现阶段不应再去刻意打造所谓“品牌”,而应该让高品质、高品位文化活动成为校园常态。大学校园也不可能处处都是文化品牌。遏制品牌冲动,克服心浮气躁和形式主义,静下心、沉下气,做好每一个活动,经常性地策划出好的活动,才是正道。
加强文化管理
校园文化的形成机制是人的行为活动,对文化活动需要加强管理。学校一度采用行政化的硬手段对校园文化现象和问题进行治理,如禁止校园内挂标语横幅,杜绝非必要的桁架和展板,拔掉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牌子等,现在校园更加安静清爽了。
在现阶段,文化活动管理依然需要一定的强制手段来约束。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组成单位要率先垂范,把自己管住,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文化办”)要加强监督;以学校具名举办的活动,包括印刷品、海报、展板、竖牌、立杆等,事先要向文化建设委员会报备;文化办主要职能是监管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原有的相关职能不变,什么活动该谁组织、由谁牵头、归谁负责,依然照常。此外,文化办要积极为活动主办方提供指导和建议,协助把活动办好;学校、相关学院要鼓励、支持艺术学科和国学部,以及风景园林、广告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师生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智慧才华,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条件。
大学文化建设是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要搞好大学文化建设不仅要用力用智,更要用心用情。“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和品位,大学文化一定能成为我们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